送礼和找饭碗
慶(简作庆)字之义,古今有些差异。今义为祝贺,而古义,从篆文看,内容似更丰富。篆文顶上是鹿省,要送两张鹿皮去。鹿皮古称俪皮,俪者双也,要送两张才够意思。鹿皮是高值的皮币,等于今天的大面额货币,就是送礼钱去。中间是心,表达心意,要说几句贺喜的话。下面是止(趾)的倒置,要亲自送上门,以示郑重。比篆文更早些,金文简单,光送鹿去。鹿身上或有心或有文都一样,文是有花纹的梅花鹿,心是象花纹形,也是梅花鹿。甲骨文又不同,心放在文之中,表示文身。这是同族成员送鹿贺喜,倒不在乎鹿身有无花纹。先民质朴,不乱送礼。 庆的繁体 篆文 两个金文 甲骨文 慶字可能存在更古老的初义,从另一甲骨文看出来。和前面那一个大不同,这个甲骨文不见文身的人,只有戴角的鹿,鹿身有心形的花纹。慶恐是此鹿特有的名称,并无贺喜送鹿之意。愚以为慶就是传说的麒麟。麒麟二音急读可拼成慶,慶缓读成麒麟,本是同一物。此物罕见,见则大吉,所以繁衍出吉慶、慶贺诸义来。 另一个甲骨文 古今人情不远。我们念念不忘之事,古人同样常常挂在心头。旧时谋职,今日打工,俗谓之“找饭碗”。甲骨文大碗内一颗心,饭碗有了,心就安寧(简作宁),这便是最早的寧字。后来大碗变成高脚碗的皿字,下面加声符丁,碗里心不要了,意思仍是安寧的寧,不过要读作停。卜辞多见“寧风”和“寧雨”的祭祀,寧都读作停,就是祈请大风不要吹了,久雨不要下了。又后来加屋盖,表明祭祀活动在祠庙内举行。到了金文和篆文,心又放回皿内,字义回归安寧的寧,不再读作停了。停寧叠韵,可以对转。一字两音,原不足怪。 宁的繁体 篆文 金文 三个甲骨文 安寧复词,拆开来说,家有饭碗则寧,室有女人则安,无非食色两个字,却是民生第一功。今人所说寧愿寧肯,义从安寧引出,已非寧之本义。 寧愿之字本作寧願(简作愿)。願字从原,篆文原象山泉流出之形,含有顺从之意,而从頁则表示首肯。至于愿这个字,《论语》早就有,本是正字,绝对不该拿去做願的简化字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愿,谨也。从心原声。”谨慎本来不错。乡愿却指那些没见识而胆小怕事随大流的庸人,孔子认为这些人是“德之贼也”。愿若做简化字,读者会误会《论语》已有简化字。他们会不会把乡愿误写成乡願呢? 愿的篆文 金文 恆(简作恒)字义为经常。在甲骨文却是一瓣弦月,工声。那时尚未加竖心旁,这不是恆,应该是亙(简作亘)gèn。亙字义指弦月,包括上弦月和下弦月,历时近二十夜之久。圆月历时不过三夜,何况还有阴天,故不常见。常见的是弦月,所以亙字除弦月本义外,又衍出经常一义来。做出一件事,经常不辍,坚持不懈,人说是有恆心。于是亙加心旁,造出金文恆字。亙恆二字读音,都是工声转成。篆文把月错成舟了。害得《说文解字》拿心与船说事,勉强牵合,不能服人。 (文章节选自流沙河老师的《白鱼解字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