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H.204689 于 2020-4-22 11:31 编辑
从根部到枝端
树根,古人分为两类。横向广延的一类,叫曼根。纵向深入的一类,叫直根。直根曰柢。根和柢都是形声字。根字艮声。艮gěn字从目从匕。匕是古人进餐用的饭匙,曲柄尖瓢,似今调羹。目光似瓢尖之刺人,可知艮就是用眼睛恨人。艮是根的纯声符,不参与意义。柢字氐声。氐dǐ字先看最老的甲骨文,人提重物,象意,就是今之提字。提重物,臂下垂,位置矮,所以氐加人旁就是低字。底字又由低来。直根居树之底,所以氐也参与柢的字义。古书常见以氐作柢,木旁省了。甲骨文氐与氏字不相干,到金文和篆文就写错了。隶变后错成氏字加一点,人遂误以为氐由氏变来,从而妄加说解,以讹传讹。 篆文根 篆文柢 氐的篆文 金文 甲骨文 树根又叫柄。柄也是形声字。丙字象鱼尾形。鱼数量以尾计,如三条鱼称三尾鱼,雅言也。蜀人称三根鱼,俗言也。将鱼直立,尾就是鱼的根。根即本。本字下部一横,指示本的位置,那就是根。本丙古音同,义类似。一为树之根,一为鱼之“根”;或一为树之“尾”,一为鱼之尾。先民形象思维,瓢柄剑柄皆可视之为尾巴呢。请看本字古文,形近甲骨文柄。所不同者,本的三个三角形象根尖往深处钻下去,而非尾巴。 本的古文 柄的篆文 甲骨文 大树被伐,树桩留下,生机未尽。不久,残树桩上又长出枝条来,名曰蘖。蘖字从木薛声。蘖生现象引起古人联想,比拟于人。于是国亡君死留下来的叫“孤臣孽子”。孽字是从蘖字受启发而创造出来的。树有余蘖,人也有余孽嘛。余孽由于大势已去,被主流视为恶,乃有罪孽一词生焉。余孽只一小撮,本不足畏。但又怕它传染扩散,后果堪虞,好比酿春醪的酒曲,虽仅一丸,也能变米为酒。酒曲又叫蘖,乃从孽字来。树桩死后,何尝想得到,它能惹出这么多事情来。 蘖的古写 篆文 标,繁体作標,从木票声。旧时木屋失火,燃烧的碎片满天飞,俗呼火鸦,此即票也。篆文票字从火从兴(繁体作興)。興是扬起,扣合着“满天飞”的意思。篆文隶变,错成上西下示,遂不可解。標字专指树颠,也就是最高枝的尖端。这是標之初义,早已退隐,不为人知。尖端锐角形,所以叫標枪,又叫梭標。治標治本之说由此生焉。植株从根部到枝端完整无缺,方得谓之標本。標杆、標准、標识、路標、商標、投標,曼衍或将无穷。 标的繁体 篆文 树颠又曰杪miǎo。树杪位置最高,又尖小,人在树下看不清楚。难怪瞎一目谓之眇,看不清楚嘛。前途看不清楚,以渺茫形容之,也就好理解了。芒是麦芒,也是又尖又小。標杪二字联缀起来,biǎomiǎo,不就是叠韵联绵词缥缈吗?“山在虚无缥缈间”,见白居易《长恨歌》。缥缈义同渺茫,词源于高树的標和杪。 先民求生匪易,不但吃树上的嫩芽,也吃树葉。繁体的这个葉在甲骨文只是木上三片葉子。金文三片葉子错成三个十字。古体因此写成木上一个世字。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。那时人多早殇,平均享年三十。古体枼字后加草头成繁体葉,从草从木世声,这样也还说得过去。原本象形,后变形声,趋势如此。甲骨文采(繁体作採),原先还以为是摘果,今日宜以捋葉视之。葉简作叶,象枝叶形,也讲得通。 叶的繁体 古体 篆文 金文 甲骨文 甲骨文采 古体枼被借作牒的初文,义为薄木片而音dié。古代文书和证件都写在薄木片上。间谍称谍,要窃取的正是文件薄木片嘛。其实薄木片正因为像树葉而称为牒。蝶之叠合双翅好比叠葉,故名。 (文章节选自流沙河老师的《白鱼解字》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