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
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古乐之美在永陵首度呈现





国乐观念剧《伎乐·24》定妆照

  精美绝伦、独一无二的古乐文物奇珍将首次展现在永陵博物馆!今年正值成都永陵落成1100周年暨考古发掘75周年,为了“让文物活起来”,在成都市文广新局的指导下,成都永陵博物馆深挖“二十四伎乐”音乐历史文化资源,使永陵石刻艺术“二十四伎乐”以更新、更活的形式展示给观众和文博迷。昨日,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从永陵博物馆获悉,12月1日,博物馆以永陵“二十四伎乐”音乐文物为蓝本,特别推出“唐音铿锵——永陵‘二十四伎乐’音乐文化展”,并在市文广新局指导下,主办召开“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”。同时,作为成都永陵博物馆2017年全国五代十国遗迹调查的阶段性成果,《五代十国历史与遗存》(第一辑)将在年内出版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“二十四伎乐”音乐文化展共分3个单元,展览展品丰富,包括有首次展出的20余件仿唐乐器及乐舞服饰、1943年莫宗江彩绘永陵二十四伎乐手稿图(目前纸质稿清华大学收藏)、国画、诗稿、视听影像等。实在太过精彩!为一饕文博迷,明天这场展览即将开启预展,各位文博迷、音乐迷都可以前往观展。展览持续至2019年6月19日,免费对公众开放。

  唐/音/铿/锵

  古乐文物奇珍集体惊艳亮相

  “锦城丝管日纷纷,半入江风半入云。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。”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彼时成都繁弦急管的无尽赞美,亦是千年前这座古代东方音乐之都的真实写照。五代前后蜀时期,成都在唐代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发展,仍然是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,成为成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,创造了辉煌的文明。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永陵棺床石刻浮雕“二十四伎乐”,是中国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相互融合的集大成作品。精美绝伦独一无二的古乐文物奇珍,对研究唐五代音乐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价值。

  整体浮雕乐伎均属女性,其中舞伎2人,乐伎22人。乐伎演奏的乐器由弹拨、吹奏、打击乐器三大类组成,弹拨乐器有琵琶、筝、竖箜篌;吹奏乐器有笛、篪、排箫、笙、螺贝、吹叶、筚篥(二件);打击乐器有拍板(二件)、羯鼓(二件)、钹、正鼓、齐鼓、和鼓、鸡娄鼓、鞉牢鼓、答腊鼓、毛员鼓等,共计20种23件。其性质属以龟兹乐为主的唐代宫廷燕乐。乐器种类兼收并蓄,包罗万象,既有汉民族传统乐器,又融合了当时大量的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乐器,堪称一部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。

  “唐音铿锵——‘永陵二十四伎乐’音乐文化展”共分3个单元:第一单元,清商相和。展示了仿制的“二十四伎乐”中笛、篪、排箫、笙和筝五类乐器。第二单元,乐府新声。展示了仿制的“二十四伎乐”中的外来乐器。第三单元,古乐传承。展示了成都永陵博物馆秉承“文物活态化”的理念,深入揭示“二十四伎乐”的内涵价值,开展多种艺术手段发扬光大以“二十四伎乐”为代表的唐五代音乐文化。

  超/高/人/气

  《伎乐·24》明年复演,将开启巡演

  成都永陵博物馆挖掘音乐历史文化资源,整合优质团队,历时一年精心打造以出土“二十四伎乐”为蓝本的国乐观念剧《伎乐·24》,高度仿制还原的唐代宫廷乐器与现代民族乐器同台演奏,交响共鸣,演唱、书法、绘画等艺术形式错落交织,现代舞美科技与东方美学交融相得益彰。该作品于2018年4月13日在锦城艺术宫首演成功,获得各界好评,媒体报道反响热烈。

  为将《伎乐·24》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IP,成都永陵博物馆联合成都联创众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,共同就《伎乐·24》做IP整体开发。2018年10月,《伎乐·24》参加由中国文化旅游部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,经过初选、复选等环节,从四十多台优秀剧目中脱颖而出,荣获国内‘走出去’项目选拔推介会前十及优秀剧目奖。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、最专业的国际演艺推广平台,帮助国内优秀的演艺团体、艺术家、经纪公司等推广国内有代表性的出色艺术作品,使之更好地“走出去”,中国著名作曲家、指挥家谭盾微电影交响诗《女书》、中国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《十面埋伏》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走入国际市场。《伎乐·24》在上海艺术节的亮相,吸引了很多国际国内文博单位和演出机构,已经有南京、广州、西安等城市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澳大利亚、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在进行巡演洽谈。记者从演出方了解到,目前《伎乐·24》正在做改版筹备工作,预计将于明年复演,并展开巡演。(完)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x
发表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