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调 发表于 2020-3-16 15:51:43

浏阳古乐堪称“国粹”




 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演奏现场  长沙市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传承人邱少求在演奏现场和演员们交流。   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  长沙晚报记者 黄能

  孔子好乐,闻《韶》后“三月不知肉味”。对于《韶》的美妙,今人已无缘感受。不过,国家级非遗项目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与《韶》代表的古乐颇有渊源,令人尚可窥见古乐的一丝风采。今年87岁的浏阳人邱少求是唯一在世的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老传承人,他近日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。

  传承 尘封数十年古乐终“复活”

 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,是在年代久远的古乐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,具有浏阳特色,故又称“浏阳古乐”。清朝道光年间浏阳人邱之稑用毕生心血调查和研究,复制出早已失传的“匏”音,补齐“八音”之缺,依照古制创造了一整套独具风韵的祭孔古乐器具和古乐曲目,被认为是浏阳古乐的创始人。在官府的支持下,邱之稑曾组建浏阳文庙礼乐局,招收乐生、舞生习练,每年举行祭孔大典,从道光年间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。

  邱少求告诉记者,他是邱之稑的后人,1938年,他的父亲将他送到浏阳文庙礼乐局学习浏阳古乐。浏阳古乐在形式上分为礼、乐、舞三个部分,舞生都是小孩子,他一开始当舞生,随着年龄增长,后来转为乐生。1949年,浏阳文庙祭孔大典被取消。从1938年到1948年,10年的学习时间令邱少求熟悉了整个浏阳文庙祭孔大典。他对各类乐器都很感兴趣,当乐生的时候,曾特意向教习和一些老乐生请教,因而对各类乐器都很了解。

  因为种种原因,浏阳古乐尘封数十年并一度濒临失传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浏阳展开了抢救性的挖掘、整理。邱少求是极少数尚能掌握浏阳古乐的人,他凭借记忆重新整理,写成文字材料,浏阳文化部门还派人向他学习浏阳古乐。几经努力,王娜娜等成为了新的传承人,浏阳古乐终于“复活”并得到良好传承。

  心愿 将浏阳古乐资料整理出书

  2015年9月28日,适逢孔子诞辰2566年纪念日,浏阳文庙内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。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浏阳第一次祭孔大典,尘封67年的浏阳古乐也得以完整重现。2016年,这一祭典再次举行。因为浏阳文庙启动修缮保护工程,祭孔大典在2017年暂停。

  近日,修缮一新的浏阳文庙重新开放。邱少求介绍,今年将继续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祭孔大典。不过,这类活动已经不用邱少求出马,他的弟子即可完成。

  “浏阳古乐可以说是‘国粹’。”谈及浏阳古乐传承的意义,邱少求告诉记者,祭孔是古代高级祭祀之一。浏阳古乐始于清朝道光年间,但是可以一直追溯到《韶》代表的古乐。《论语·述而》记载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”另外,山东曲阜祭孔仪式曾一度中断,恢复之初还曾到浏阳取经,有“国乐古礼在浏阳”之说。把这样历史悠久的“国粹”传承下去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

  年近九旬,邱少求身体还算硬朗,但已感到精力大不如前。他给记者展示了一本由他编撰的《浏阳文庙古祭典礼乐舞》小册子,里面详细记录了浏阳文庙祭孔大典和浏阳文庙祭孔音乐相关内容,不仅有文字,还有很多图表、乐谱,内容十分丰富。他有一个心愿,就是将这本小册子正式出版成书,把他整理的浏阳古乐资料完整保存下来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浏阳古乐堪称“国粹”